不干胶标签(Self-adhesive Label)是一种将印刷层、胶黏层与底纸预先复合成一体的标识材料,具有无需刷胶、无需加热、贴附便捷等特点。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、日化用品、物流条码、医药保健及电子制造等领域。本文将从结构组成、材料性能、印刷与模切工艺、以及应用注意事项四方面,系统讲解不干胶标签的核心技术要点。

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与材料解析:从基材到应用的全流程技术指
不干胶标签典型结构:面材、胶黏剂、底纸三层构成。

一、不干胶标签的结构组成

  • 面材(Face Stock):承载印刷图文的表层材料,决定外观与印刷适性。
  • 胶黏剂(Adhesive):负责粘贴性能,依据用途分为永久胶可移除胶
  • 底纸(Liner):保护胶层、承受模切与排废过程,一般为格拉辛纸或PET。

二、常见面材类型与适用场景

  • 铜版纸标签:成本低、印刷性佳,常用于日化、物流等一般标签。
  • 合成纸(PP/PET/BOPP):防水耐油、耐撕裂,适合冷链、饮料、化妆品等。
  • 透明膜标签:呈“无标签感”,用于高端饮料与玻璃瓶包装。
  • 金银珠光膜:装饰性强,用于化妆品、酒类、礼品类包装。
  • 热敏纸/热转印标签:用于条码打印、物流追踪等可变数据场景。

三、胶黏剂性能分类

  • 丙烯酸水性胶:环保无溶剂,适合大部分常温标签;耐候性中等。
  • 溶剂型胶:粘性强、耐高温耐湿,适合工业用途。
  • 热熔胶(Hot-melt):高初粘力、快贴合,适合自动贴标。
  • 可移除胶:短期使用后可整片撕除不留残胶。
  • 冷冻胶:低温下保持粘性,用于冷链食品与冰饮标签。

四、印刷工艺与表面处理

不干胶标签支持多种印刷方式:

  • 凸印(Letterpress):适合短版生产,色彩饱和。
  • 柔印(Flexo):适合大批量、高速印刷,可在线模切。
  • 数码印刷(Digital):适合多SKU、小批量与可变数据。
  • 丝印(Screen Printing):用于特殊油墨(UV、浮雕、金属光)与局部效果。

表面可加装饰处理,如:过光/哑膜、冷烫金、UV局部上光、压纹等,以增强质感与品牌识别。

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与材料解析:从基材到应用的全流程技术指
不干胶标签印刷工艺:柔印、模切、排废一体化生产线。

五、模切与排废工艺

  • 模切深度控制:需切穿面材与胶层但不破底纸;一般压痕深度控制在 60–80 μm。
  • 排废方向:保证排废强度,避免卷标机运行中断。
  • 静电控制:PET 底纸模切后易积电,可加除静电装置。
  • 检测系统:现代标签线配备在线检测(缺印、错标、漏模)。

六、应用要点与测试

  • 贴标前表面需洁净干燥无油水
  • 压贴压力≥ 2kg/cm²,停留 24h 后粘性稳定。
  • 需验证剥离力(Peel)、持粘(Holding)、耐温性。
  • 冷链与热灌装产品须做实测粘贴实验。

要点清单(Checklist)

  • 选择面材:纸类 vs 膜类 → 对应外观与防水需求。
  • 确认胶型:常温/可移除/冷冻胶。
  • 测试粘性与剥离力,避免脱落或残胶。
  • 根据印量选择印刷方式(柔印/数码)。
  • 模切深度精准控制,避免“破底纸”。
  • 添加防伪与品牌元素(烫金、浮雕、UV)。

常见问题(FAQ)

标签贴上后容易翘边或鼓包怎么办?

常见原因包括表面污染、贴标压力不足、胶黏剂与基材不匹配或环境湿度过高。建议检查基材表面张力、胶型选择与压贴条件。

透明标签为什么印刷颜色不饱和?

透明BOPP等材料需增加白墨打底层,提高图像饱和度与层次感。数码印刷时建议添加Opaque White通道。

冷链产品标签为何掉落?

需使用低温专用冷冻胶。普通丙烯酸胶在低于5°C时初粘力下降,易脱落。打样阶段应做-20°C以下测试。

如何避免模切穿透底纸?

需校准刀具压力与深度;PET底纸硬度高,应选浅刀角或微调压痕。生产中建议用在线检测系统。

标签可否环保回收?

纸基与膜基标签回收体系不同;全PP标签与可溶解胶黏剂是当前主流环保方向,可提升回收纯度。